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元和十年夏秋之交,去往蓝田驿的官道上,一位青衫文士正匆匆赶路。在暑气未消的烈日下,显得有些狼狈。这就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白居易。

六月,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刺客杀死,御史中丞裴度也身受重伤。事发突然,大家一时惊慌失措,白居易率先上书,要求缉捕凶手,以雪国耻。

本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因为白居易刚正不阿,又经常直言不讳,得罪了很多人,早有人宠宠欲动地想要置他于死地。就连当朝皇帝唐宪宗也因他多次当面指出他的错误而心有不满。

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觉得抓住了白居易的“把柄”,趁此机会,说白居易“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更有人说:“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于是,白居易从太子左赞善大夫,一下子变成了江州司马。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唐朝法令规定,官员因罪被贬,不得在京城多作停留。故此,白居易匆匆安排了一下家里,就仓促上路了。离京时,只有朋友李建和堂兄杨虞卿前来送行。本是朝廷大臣,转瞬间却成待罪之人,凄凉离京,远走他乡,此时的白居易心中满是痛苦彷徨。

南下的路虽是官道,却并不平坦。一路上经过乱石岔、蟒蛇湾......山回路转,坎坷难行。

正午时分,风尘满面的白居易来到蓝田驿附近的蓝桥。这里曾流传着一个关于爱情的浪漫传说:痴情男子尾生与心爱的人相约蓝桥,没想到突遇洪水,为不失信于所爱之人,尾生在洪水中抱柱而死。

可此时的白居易,哪里有心情关心风花雪月,他的心中只有被人排挤构陷的愤懑和幽怨。

在蓝桥休息时,他无意中看到了好友元稹题在蓝桥题壁上的诗:

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余暖有春泥。

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

暗落金乌山渐黑,深埋粉堠路浑迷。

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

元稹的诗中透露着无尽的心酸与悲凉,白居易看了心中更是郁闷难当,忍不住在他的诗后也题诗一首: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蓝桥驿见元九诗》

区区五度春秋,两好友双双被贬。但在孤寂的贬谪途中,能看到好友的诗文,也算是冥冥中的缘分,或是同病相怜的默契。无论是何,总是凄凉旅途中的一份慰籍。

之后的旅途,他每到一驿,就赶紧下马,循墙绕柱地去寻觅,希望能再次寻到好友的诗文。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告别了让人心碎的蓝桥,白居易继续前行。翻过秦岭,到达商州,白居易在此稍作停留,等待陪他一同前往的妻子和家人赶来。

三日后,白居易携妻带子经青云驿,过分水岭,然后南折到官军驿,再经过邓城,渡过汉水,到达襄阳,一路上“途出崇山峻岭间,道小崎岖,且多猛兽”。

他们一行走得十分缓慢,当然,白居易也不想走那么快。山高水远,前方既无人等候,又无似锦前程召唤,何必赶得那么急呢。

从长安开始算起,到此他已行走了一千多里地。襄阳曾是他父亲任职过的地方,当年父亲是襄阳别驾,后逝于任上。这里是白居易的故地,亦是伤心地。加之他现在无端被贬,心中更是倍加伤感。

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

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

故地重回,昔日的故旧亲朋都已离开,不知零落在何处。旧时的屋宇楼台也都已改变了模样,唯有那一江秋水,依然孤独的流淌着,江上烟波浩渺,似如昨日。本是伤心人,又过伤心地,然而伤心过后,亦别无选择,只能义无反顾地继续。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过襄阳,他们转水路而行,经过宜城,到达郢州,在郢州南遇到大风,船舶被迫停航,一直迁延等待了十多天,才得以继续起程。

水面上浪高风急,船行其间,颠簸起伏,船中的人十分难受。加之地处南方,空气阴郁潮湿,连呼吸都感到有几分困难。白居易的妻子无法适应这种环境,病倒在舟中。

一日晚,阴云密布,江风惨惨,突然间大雨突降。雨滴打在船舷上噼里啪啦地响,江面上的浪也一簇簇地涌起,仿佛要将小船吞没,让人胆战心惊。

此时的白居易就像宋人蒋捷的《听雨》中所写,“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到中年,旅居客舟中,似凄凉的孤雁在西风中独自哀鸣。或许,白居易此时的心境更为凄惨,家人病卧舟中,前途渺茫难测,面对世间的狂风暴雨,他无力抗争,只能听天由命。

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

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

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舟中夜雨》

贬谪的路上是孤独的,没有人送行,没有人接应,有的只是大把大把无法打发的时光,他就像一个被全世界抛弃的人。幸好,他是诗人,一路南行一路诗行,无聊时读诗,感慨时写诗,有诗相伴,驱走了旅途中的些许寂寞。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白居易离京城越来越远,可他心中的愤懑依然。除了愤懑,他还有着深深的恐惧和忧虑,江山万里,前方是否能有自己容身之地?

到江州,新的岗位、新的环境,一切都是无法预知的未来。

扁舟厌泊烟波上,轻策闲寻浦屿间。

虎蹋青泥稠似印,风吹白浪大于山。

且愁江郡何时到,敢望京都几岁还。

今日料君朝退后,迎寒新酹暖开颜。

——《舟行阻风,寄李十一舍人》

可他还是心存期冀,这次被贬,会有多久呢?还能再次回到朝堂吗?

白居易在挣扎,在纠结,也在深深地恐惧,他希望有一日能赶走严寒,迎来春暖花开。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顺江而下,他来到了鄂州。在这里他终于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让他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孤独,回到了喧嚣的繁华中。

他的故友卢侍御等人在黄鹤楼设宴招待他,这场宴会很是热闹,还请来了歌舞助兴,衣香鬓影、酒醇茶香。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

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席间,他们推杯换盏,纵情豪饮,热闹非凡,驱散了连日来的孤寂忧伤。白居易甚至还开起了小歌妓的玩笑,无伤大雅,却让大家开怀一笑。这就是白居易,可以壮怀激烈,可以哀怨婉转,亦可以淳朴可爱。

酒酣意浓时,白居易听到隔壁邻船上有人唱歌,歌声婉转哀怨,如泣如诉,让白居易心生感慨。于是心血来潮,用几乎白描的手法写下来这首《夜闻歌者》:

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妙龄少女,何事如此伤心呢?低眉敛目,哀怨愁绝,终是一言不发。就像是如今的白居易,满腹忧伤,却无法对人言说,只能孤独惆怅,暗自神伤。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山水迢迢,风雨萧萧,历经长途跋涉的白居易终于来到了贬谪之地——江州,一路的忧虑猜测在这一刻都全部揭晓。

在这里白居易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锣鼓声声,鞭炮阵阵,江州刺史崔能出郭相迎,与他把臂言欢。白居易不幸中的幸运,就是在贬谪之时遇到了一个好的上司。

浔阳欲到思无穷,庾亮楼南湓口东。

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

菰蒋喂马行无力,芦荻编房卧有风。

遥见朱轮来出郭,相迎劳动使君公。

——《初到江州》

虽然江州在白居易的眼中是“人家低湿水烟中”,但有使君出郭相迎,亦是圆满了白居易的贬谪人生。

在江州,白居易寻访渊明故里,探索老庄足迹,寄情山水泉林,在诸多经历中逐渐淡化了心中的苦闷,走向心灵的超脱。

文 / 初酿

鹦鹉洲上的文事

作者:李家海

鹦鹉洲名头很响,不排除借了李白的光。李白游览黄鹤楼,诗兴大发,本拟挥毫泼墨,见了崔颢的诗,深为叹服,觉得难超越,道一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才子传》),不再下笔。唯英雄能识英雄,李白眼光不差。崔颢诗中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兼之李白对此作的推重,让鹦鹉洲再度流布天下。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江汉揽胜图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琵琶行诗意傅抱石/绘

之所以说“再度”,因为鹦鹉洲并不靠崔颢,也不靠李白扬名,在更早的汉末,已经是名胜。鹦鹉洲不仅得名于名士祢衡,也是祢衡的葬身之所。祢衡“淑质贞亮,英才卓砾”,擅公文,刘表、黄祖叹服;擅击鼓,《渔阳三挝》绝妙,“听者莫不慷慨”。《后汉书·祢衡传》说他不将曹操方面重臣司马朗(司马懿长兄)、荀彧等人放在眼里,“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眼高于顶,不轻许人。也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个人连死因都和同一个人有关。孔融、杨修被曹操所杀,祢衡差点死在曹操手里。曹操怕损了敬贤的名头,于己不利,把他送给刘表。刘表也不能相容,转送江夏太守黄祖。黄祖是个暴脾气的,受不得祢衡桀骜性子,把他杀了。

苏轼感到惋惜,谪居黄州期间,在寄送鄂州知州朱寿昌的词《满江红》里说道:“《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思接千载,遥想当年,黄祖之子黄射在洲上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黄射请祢衡作文娱宾,祢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所作《鹦鹉赋》“辞采甚丽”,鹦鹉洲由此得名。苏轼议论说,狂生真可惜,争个什么,如今曹操、黄祖全归黄壤,洲上只有芦苇随风摇摆。末了,苏轼劝朱寿昌,追摹李白,写诗超越崔颢,以留下不朽声名。从《典论·论文》“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看,苏轼是曹丕的拥趸。

他劝朋友作诗是有依据的。李白把黄鹤楼不能作诗的劲儿憋到金陵发泄,终于找回场子。其《登金陵凤凰台》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又是步韵,又是三凤对三鹤,模仿、叫阵兼而有之。

鹦鹉洲在唐人笔下反复出现,两组对应关系屡见不鲜,联想触发若钟鸣鼓应:一是鹦鹉洲和祢衡的对应,二是鹦鹉洲和黄鹤楼的对应。前一种属于典故映带,鹦鹉洲得名于祢衡;后一种属于空间连及,鹦鹉洲贴近黄鹤楼。李白“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望鹦鹉洲怀祢衡》)又“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鹦鹉洲》)是前一种。崔颢“此地空余黄鹤楼……芳草萋萋鹦鹉洲”,孟浩然“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看江中鹦鹉洲”(《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是后一种。

崔颢把鹦鹉洲和汉阳树对举,表面上看,汉阳树当不起,鹦鹉洲是特指,汉阳树何其多。实际上运用了典故,汉阳树也是特指。《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庾信《枯树赋》在作歌“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之后,设想桓温的话,说:“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长得快,人老得快,日月逾迈,壮志未酬,桓温不禁伤感,庾信不禁失落。两人同感岁月风霜逼迫,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庾信尤其觉得难过,一个南方人稽留北方,南北关系缓和,被俘虏的同僚们很多都能放还,就他不能如愿,故国之思萦绕脑际,无边乡愁无法排遣,只好借枯树遣怀。观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句,显见得也是思乡心切,和庾信同病相怜,游子思归,笔下“汉阳树”,和桓温的汉南树、庾信的枯树,重合叠加,难分彼此。

除了游子怀古思乡、诗人逞才使气,鹦鹉洲还是故事的滥觞、传奇的渊薮。白居易和鹦鹉洲也有瓜葛。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被贬江州司马,从长安出发,转水路而下,路过鄂州,作诗两首记其事,其一为《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虽然有朋友招待,心绪不佳,华筵无味,管弦无聊,风景固然堪赏,也只是醉时看看,高兴一会儿,醒来还是闷闷不乐。然而另外一件偶然事件,让他心情转佳,由疑问转移了注意力,从而减轻了被贬之苦。

第二首记鹦鹉洲的诗,讲的就是这场邂逅。诗题为《夜闻歌者》,词曰:“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鹦鹉洲晚上的神奇邂逅让白居易久久不能忘怀,邻船美丽的女子为什么深夜痛哭,有什么伤心事,打招呼也不理,她的家人呢?

洪迈对白居易《琵琶行》感到好奇,连带刨出这首《夜闻歌者》。他说商人浮梁买茶,媳妇对客奏曲,乐天移船登舟,全不顾忌,匪夷所思。“唐之法网,虽于此为宽。然乐天尝居禁密,且谪官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弹丝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他日议其后乎?”洪迈引白居易的朋友陈鸿《长恨歌传序》“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故所欲必寄之吟咏,非有意于渔色。”揣测“岂非以其长安故倡女,不以为嫌耶?”为白居易开脱。不过毕竟疑窦重重,他也说服不了自己,因为他又注意到白居易诗集中和《琵琶行》场景类似的《夜闻歌者》,也是讲夜里遇到女子独处,“夫不在焉”,太巧合了。洪迈判断,“乐天之意,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耳。”已经不再纠结两次邂逅真假。

两次邂逅情节极为相似,琵琶行事件尤为疑点重重。概率和情理上,都难解释。台湾小说家张大春的观点较为圆通,他认为真正合情合理的解释是:“白居易在鄂州有过一回未究其竟的邂逅,……始终怀抱着无边的好奇、想象、猜测和遗憾。……那湓浦口的琵琶女,是白居易对于鄂州少女的一个摹想、一个发明、一个补充。……它所叙述的琵琶女的身世、经历、情感以及她与江州司马之间那种若有若无的情愫,通通都出于虚构;这首诗,根本就是一部歌行体的小说。”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言之凿凿,诗人狡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

从汉阳到浔阳,江山形胜,彩笔多端。不管是“五陵年少争缠头”“老大嫁作商人妇”,还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唯见江心秋月白”,抑或“我从去年辞帝京”“江州司马青衫湿”,情是真情,事则未必(真伪参半)。元稹在听到白居易贬官的消息时,写诗说:“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诉说关切。白居易给元稹寄信说:“浔阳腊月,江风苦寒,岁暮鲜欢,夜长无睡。”描绘冷清。也是在这封信里,白居易还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艺术不同于现实,事件真伪不重要,情感真实最动人。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9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诗词遇上名胜」黄鹤楼: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始建于公元223年,后成为“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有近1800年历史。黄鹤楼因诗成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代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被推为“唐人七律之首”,成为咏楼绝唱。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送储邕之武昌

唐·李白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唐·白居易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

楚思淼茫云水冷, 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武昌老人说笛歌

唐·刘禹锡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 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 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楚思淼茫云水冷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路南行一路诗

鄂州南楼

宋·范成大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湖北省武汉市纪委监委 || 编辑 刘芳源)

相关问答

卢侍御与崔评事颔联赏析?

卢侍御与崔评事颔联是唐代著名文人卢仝和崔道融之间的对联。这对对联是他们之间互相传递问候和赞赏的信物,也代表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文学上的共鸣。对联的上联...

诗经里有淼字的诗句?

几欲乘桴泛淼茫,世间讵着次公狂——宋·刘克庄《和季弟韵二十首其一》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宋·邹登龙《采莲曲》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

带淼的诗句寓意好?

——唐·白居易《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清脆的意思和造句是什么

[回答]清脆这个汉语词汇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声音悦耳动听。造句:1、今天妈妈买的鲜黄瓜清脆可口,散发着一股清香。2、早晨我推开窗户,便听到远处树上小鸟传来...

清脆悦耳哪个字错了?

清脆:qīngcuì,声音清亮好听。例:清脆的歌声。引让:唐白居易《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致宴宴罢同望》诗:“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絃秋。”《...

黄鹤楼广告词?

02王维说: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03白居易说: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04刘禹...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打一成语?

放歌一曲,奔赴各地摆摊卖钱包。然而众人居无定所,胸中难免郁郁。夏芳草宴请众人,众人叹曰: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哪位唐代诗人去过你的家乡?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诗?为什么?

阆中的名山秀水,历代旅阆的文人雅士多吟咏,唐代大诗人杜甫,尤其写出了阆山阆水的风骨神韵。杜甫因安史之乱飘泊入蜀,曾两次到阆州(阆中),在心忧国事之际...溪西...

有10首关于黄鹤楼的诗吗?

君行采采莫相忘。(5)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唐)白居易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

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有什么?

君行采采莫相忘。(5)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唐)白居易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